攝取系列網誌〔T09〕台灣住宅社區大觀|Housing Estate Taiwan |
2019年11月增闢第十一個網誌〔台灣住宅社區大觀〕。
〔台灣住宅社區大觀〕企圖全盤整理住宅相關資訊,台灣住宅變遷與社會住宅推動等,民間案場選錄特色豪宅,已登錄文章甚少,2025年起將積極充實,社會住宅個案將逐案登錄,及增列台灣住宅建築獎作品等,建立資訊資源索引。

您好!這篇「台灣住宅社區大觀」網誌系列旨在深入探討台灣住宅社區的發展、現狀與未來趨勢。台灣的住宅社區不僅是居住空間,更是社會變遷、經濟發展和文化演變的縮影。
台灣住宅社區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:
早期階段(1960-1970年代)
在台灣經濟起飛初期,政府推動輕工業發展,都市人口快速增加,住宅需求急劇上升。此階段集合住宅(公寓大廈)開始普及,主要目標是滿足大量人口的基本居住需求。
社區意識萌芽(1980-1990年代)
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變化,人們對居住品質的關注逐漸提高。住宅市場開始朝向「分眾化」發展,社區管理的觀念也開始出現。
現代社區與挑戰(2000年代至今)
台灣住宅社區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,強調生活品質、公共設施與社區營造。然而,現代社區也面臨著諸多挑戰,例如:
高齡化與老屋問題: 台灣老舊住宅比例逐年攀升,許多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存在結構安全、無障礙設施不足等問題,尤其對高齡居住者帶來嚴峻挑戰。
高房價與居住負擔: 都市地區房價居高不下,使得許多家庭,特別是年輕族群,面臨沉重的居住負擔。
社會住宅的推動: 雖然政府積極推動社會住宅以解決居住問題,但在用地取得、預算以及「鄰避效應」(NIMBY)等方面仍面臨挑戰。
本網誌將涵蓋以下主題,帶您全面了解台灣住宅社區的樣貌:
台灣住宅的歷史演變: 探討不同時期住宅型態的變化,從早期公寓到現代集合住宅的發展軌跡。
社區管理與營造: 介紹台灣社區的管理現況、面臨的挑戰,以及社區營造如何凝聚居民向心力。
社會住宅與居住正義: 分析社會住宅政策的推動成果、現有問題以及如何實現居住正義。
老屋更新與都市更新: 探討老舊社區的活化與重建,以及都市更新在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的重要性。
未來住宅趨勢: 關注智慧社區、綠建築、高齡友善住宅等未來發展方向。
希望透過本系列網誌,讓讀者對台灣的住宅社區有更深入的認識,並共同思考如何為台灣打造更宜居的未來。